科学防范青少年网络沉迷
近年来,未成年人因沉迷网游、不良直播伤害身心健康,引发社会高度关注。根据统计,在我国8亿多网民中,19岁以下网民占比20.9%,且首次触网时间持续走低。加快推动未成年人网络保护工作,已成为全社会的一项重要任务。
互联网时代,没有哪个领域、哪个人群会完全隔离其外。对于这一代未成年人而言,出生即伴随着无线网络、智能手机、平板电脑,这些工具本身并无善恶,运用好了就是良师益友;用得不好、失于管理,就可能是洪水猛兽。因此,防范青少年网络沉迷,不能靠“堵”而是要“疏”,既要积极支持、引导他们参与网络活动,从中培养网络素养、实现全面发展,同时也要多方共治,把好防范网络沉迷的各个关口。
今年“六一”前夕,国内21家主要网络视频平台上线了“青少年防沉迷系统”。据了解,这项工作开展以来,约4.6亿短视频用户每天都能收到弹窗提示,5260万人次访问青少年模式引导页。有关部门也表示,目前正在制定防止青少年沉迷网络游戏的办法,使其成为可参照的标准和规范。但也要看到,视频、直播、游戏平台上的企业有千万家,技术研发能力存在差异,防沉迷系统是否启动需要依靠用户自己点击,在利用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人脸识别等技术主动发现未成年用户方面还存在不足,内容池建设也亟待优化。
在这方面,互联网企业有效自律、有力作为是关键环节。例如,腾讯就在时间管理、消费管理、身份校验等方面取得了不少成效,尤其是率先启用针对疑似未成年人的人脸识别验证,使《王者荣耀》的12岁以下用户平均游戏时长下降59.8%;再如人民网联合10家大型游戏公司发起《游戏适龄提示倡议》,尝试建立不同年龄段游戏内容和运营等方面的行业标准;还有一些运营商通过设计定制手机卡,帮助家长实现对孩子游戏行为的管理和保护等。
保护未成年人,需要视频、游戏等平台企业与全社会形成合力,有了这个认知,才能考虑更多细节、采取更多举措,实现成体系、有效果。同时,相关部门也要对互联网企业在网络防沉迷方面采取的有效措施开展研究,不断细化法规和实施办法,推动全社会共同为青少年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网络空间。
免责声明: 高科技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email protected]
频道推荐
科技焦点
- 苹果AirPods Pro被吐槽存在杂音且降噪效果变差
- 三星S20系列无法同时开启2K分辨率和120Hz?
- 厉害了!华为5G专利申请量3147项:全球第一
- 谷歌官宣Android 11 Beta发布会:6月3日见!
- 苹果发布iOS 13.5新测试版:追踪新冠病毒App出现
- 苹果隐瞒iPhone XR天线缺陷惹众怒:这下麻烦大了
- 720云2019VR全景创作大赛结果公布
- Moka创始人赵欧伦:AI+SaaS会是人工智能商业化...
- 大咖分享:京东雇主品牌建设
- Moka10项小贴士,招到零售业优秀人才
- 黄章打造的旗舰!官方公布关键参数:全系标配
- 天玑 800还有超频版!全面升级:跑分曝光
- 一加Z配置细节曝光:处理器大变 更好进入欧洲...
- 超高像素无用?1亿手机像素到底能带给我们什么
- 首款屏下镜头手机来了?三星Note20系列渲染图曝光